top of page
「地」指大地、土地、地型、地域,「境」指自然、人工、或者是介乎兩者之間的環境。以「地境」對應Landscape,比「園境」更廣義,更能擴闊對環境的想像。「地境」又不似「景觀」,不只以眼看,更需要體驗、感受、思考。準備好,我哋同你返工想旅行!

Search


Oct 9, 2021
【塔夫拉達·德烏瑪瓦卡 : 一萬年的文化與地境】
在城市生活和成長,日常用語當中不時會把城鄉對立,或是把人與自然分割,彷彿文化就屬於人,地境就屬於自然。而文化地境正正提醒我們,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直以來是如此密不可分。 人塑造環境之餘,環境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這樣定義文化地境:一個人與自然的共同創作,呈現長久...
24
0


Oct 2, 2021
【南美系列 - 塔夫拉達·德烏瑪瓦卡】
新一輯地境旅人 , 繼續一路向北, 到達阿根廷西北部,胡胡伊省內的塔夫拉達·德烏瑪瓦卡 (Quebrada de Humahuaca)。塔夫拉達·德烏瑪瓦卡位處乾旱高原的山谷,沿格蘭德河谷南北延伸, 向西200公里為阿塔卡馬沙漠 - 世界上最乾旱之地,...
13
0


Sep 4, 2021
【布宜諾斯艾利斯 : 公園海濱之煉成+垃圾種出的濕地】
在遊歷一個城市之前, 總會先在地圖上, 尋找看似不尋常的地方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最繁華的市中心對出, 五月廣場旁邊的前工業港口外, 即拉普拉塔河(Río de la Plata)的出海口處, 竟然是一個濕地生態保育區! 這個中環的米埔, 正是Reserva Ecológica...
15
0


Aug 27, 2021
【布宜諾斯艾利斯: 街頭的顏色革命+外傳】
轉入任何街角,無論是最繁華的市中心大街,還是看似遊客止步的破舊角落,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是充滿色彩的地方。由大型壁畫到暗角小品,由純粹抽象圖案到充滿政治意味的圖像字句,有商業化的有隨意的,街頭塗鴉極多元化。 阿根廷政治塗鴉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45年的工人運動,在貝隆時代新的政治...
77
0


Aug 17, 2021
【布宜諾斯艾利斯: 廣場上的勇氣】
對比起其他公共空間, 廣場是一個空白, 而正正因為空, 做就了它的可塑性。廣場往往盛載着最多而最複雜的情緒, 看不見但抹不掉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五月廣場 (Plaza de Mayo)位處政治經濟核心, 四面都是國家機關要地,...
7
0


Aug 13, 2021
【布宜諾斯艾利斯: 拉美的巴黎】
走在大街上,兩旁歐陸建築配上兩排行道樹,總讓人有置身歐洲的錯覺。回顧400年歷史,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確一直參照歐洲模式而建。在成為城市之前,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一個港口, 一個殖民者為建立自己的王國而建的基地, 一個為搾取南美天然資源而建的出口。1536 年西班牙人第一次建城,...
8
0


Aug 8, 2021
【南美系列 - 布宜諾斯艾利斯】
南美最南嘅山野遊 暫告一段落, 嚟緊幾星期,我哋一路向北。下一站城市遊 。Le Corbusier曾經講過, 布宜諾斯艾利斯係 “the most inhumane city that one could imagine”,係 “streets without...
7
0
bottom of page